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乡村振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 >> 乡村振兴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大桥时代”乘风起,城乡融合开新局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信息来源:南方+发布日期:2024-07-01 分享:

  巨龙跃伶仃,桥见新未来。

  历经7年等待,深中通道终于迎来了正式亮相的重要时刻。珠江出海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上,画下了最重要的“一横”。这一“超级工程”将如何塑造“超级大湾区”?这是所有人都在关心的问题。


珠江出海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上,画下了最重要的“一横”。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珠江西岸深中通道登陆点,中山正乘着“大桥经济”的风,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一座桥,将为中山广袤乡村大地带来哪些新变化、新机遇?一条连通珠江口两岸的“黄金通道”,能否为中山乡村带来“泼天富贵”?

  毫无疑问,中山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文旅融合育新机

  白鹭翩跹,稻浪起伏。在中山,南朗街道崖口村算是最老牌的“网红村”。每逢节假日,日均有数万名游客如潮水般涌进这个小村落,吃海鲜、赏海景、逛稻田,还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打卡“晒图”,自发当起“文旅推荐官”。

  热度居高不下的崖口村,每年可吸引超250万游客参观。2023年,崖口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4000万元。崖口村党委书记谭锦鹍在受访时,曾道出崖口的“走红秘诀”——卖好“一粒米”,拥抱“一片海”、美化“一方田”,借由三次踩准“流量密码”,实现农业、创业、文旅全面“出圈”。


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千亩稻田碧浪起伏。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深中通道通车后,大湾区最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深圳、香港近在咫尺,中山农文旅产业大有可为。“大桥经济”效应下,文旅板块带来的“泼天富贵”,为中山乡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老牌“网红村”想要走上“长红之路”,抓住这一轮机遇尤为关键。“在深中通道建设期间,我们就针对珠江口东岸城市进行了产业布局。”谭锦鹍介绍,通过将稻田、滨海、美食等资源串珠成链,崖口打造了“海上日出+稻田落日”特色生态景观,形成长度超过6公里的“美食经济带”。

  傍晚时分,沿着崖口东堤漫步海边,青年创业乡村的活力更是扑面而来。通过盘活东堤的地摊经济,崖口沿着2公里的海岸线设了90多个摊位,免费提供给本地青年创业,销售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及小吃等,吸引了约70名海外留学生、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

  中山市《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强镇兴村的行动方案》指出,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掘利用五桂山、南朗等多元价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中山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打响品牌。

  纲举目张。不久前,在中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有林表示,要高标准谋划、高起点规划,推动打造一批具有中山特色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以“绣花针”功夫建好“一山一水”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实现点上示范、线上出彩、面上开花。

  2023年,中山市已培育出了15个省级典型村,推动形成了“筹备一批、打造一批、巩固一批”的典型村梯次培育格局,围绕加强精品村建设,打出了“景区+乡村”文旅组合牌。如三乡镇按照一村一特色,打造桥头村休闲生态游、古鹤村历史古村游、雍陌村郑观应名人故居文化游等多个乡村旅游业态;南朗街道结合区域特色,逐步形成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为龙头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


  富民兴村闯新路

  五桂延绵壮哉,岐江如丝入画来。骤雨过后,盛夏的气息从伶仃洋岸的五桂山蔓延到岐江河,中山乡村大地生机盎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中通道带来的巨大流量,对中山乡村而言,既是文旅产业腾飞的一次重大机遇,也是对其运营能力、承载能力、服务能力的一次真实考验。为此,中山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强村公司”,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出资,以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实行公司化运营兼顾社会效益的企业。

  走进民众街道新建村,2000多亩连片稻田已经染上金黄。这里是中山的万亩农田特色农业生态区,是中山首个成功入选国家EOD模式项目库的项目,也是广东省第一个生态治理和城乡融合发展相结合的EOD模式项目。深中通道通车后,该项目将处于深圳半小时生活圈内。

  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大片荒芜已久的空地。2023年,民众街道新建村从村民手中反承包约4000亩土地,租给火炬民众经开公司和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旗下的中山铁工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引入EOD开发模式,通过“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合作的模式,探索成立了强村公司。据统计,该项目占地约4000亩,总投资约3.67亿元。

  “项目公司将发挥牵头作用,与村集体形成互助关系,将文旅开发中的劳务、工程等板块,分包给村里的‘强村公司’。”中山铁工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翠薇解释道,“通过项目带动,我们希望扶持‘强村公司’做大做强,逐步掌握市场运营能力。更重要的是,将村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带动起来。”

  在中山,“强村公司”成为有力的“市场之手”,既盘活了农村沉睡的资金、资产,也提升了中山乡村的市场运营能力,体现了中山从“美丽乡村”走向“美丽经济”的思路转变。

  例如东凤镇小沥社区深挖乡村现有资源,成立物业管理公司,打造了小沥社区生态研学园、“开心数字农场”等优质文旅业态。三乡镇创新“市属国资+镇村集体资产”“村企共建+专业运营”等合作与发展模式,全镇成立19家“强村公司”,2023年带动村集体创收近2400万元。

  一组组数据,成为改革成效的鲜明印证。中山已明确提出培育和发展强村公司,通过开展村级统筹试点改革,鼓励农村集体开展资本运营等举措,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市已成立强村公司143家。


  城乡风貌绘新景

  为了迎接珠江东岸的“客人”,中山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城乡风貌,是一座城市的“门面”,也是中山实现城乡美的重要一环。实施“百千万工程”,当下最能立竿见影的一项工作,也正是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生态建设。

  过去一年,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整治各类环境黑点超45万处。截至目前,中山全市共摸排整改问题超6万处,清拆田间窝棚及相关附属设施超1.4万间,新建农村“四小园”超2400个,完成村庄绿化“七个一”项目超1400个,种植桑树超1.5万株,全市99%以上涉农村(社区)达到省美丽宜居村标准。


横栏镇五沙村的一河两岸美景。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横栏镇五沙村的一河两岸美景。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每天出门看到自己打造的小庭院,心情都变好了。”在中山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冲口村,村民林阿姨的家门口不仅种植了玫瑰、山茶花,还种起了绿色蔬菜供自家食用。漫步村居小巷,可见每家住户都种满了郁郁葱葱的绿植。在冲口村500多户村民中,80%的村民自觉加入“四小园”建设中。

  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打造小节点、小景点,建围栏、种瓜果、植花草,冲口村用“绣花功夫”扮靓乡村新貌,打造了45个美丽“四小园”,成为村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走入“百千万工程”市级典型选树培育村沙溪镇龙瑞村,探花及第牌坊安然伫立,谿角古塔见证岁月悠长,漫步其间,楼房庭院错落有致,村内道路平坦整洁,房前屋后干净有序,花草树木生机盎然,俨然一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景象。

  龙瑞村党委书记刘锦源介绍,近年来,龙瑞村开始大规模实施“三线”整治行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设置垃圾分类亭,实施自来水管网改造、两大公厕升级改造工程,建成了街心公园、石碉楼公园、龙瑞文化馆等设施,实现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桂山飞翠,岐水流芳。独具韵味的岭南水乡风貌,是中山迎客的一张“王牌”。落实“百千万工程”必答题,推进城乡风貌管控提升,中山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将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拆、建、管”并举推进田间窝棚整治,深入实施“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形成“一庭一院一风景”的乡村新风貌。


  共建和美新中山

  有人说,深中通道将为中山带来“二次腾飞”的历史性机遇。从这种意义来看,“百千万工程”不仅是中山实现内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中山发力“深中联动”、融入大湾区的关键一步。

  当前,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目标,中山正深入实施“13388”行动,全面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以“走在前、作示范”的奋斗姿态,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岭南美丽新中山。站在新的时代坐标上,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有了新的使命担当。

  强经济,谋富裕——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计划,从2024年起,用六年时间,实现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能力明显提升,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农村资源要素得到有效利用,努力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个转变”:发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经营机制向市场化转变,管理手段向数字化转变,推动全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到2029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超190亿元,与2023年相比实现倍增。

  树典型,强示范——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选树培育,建立联审工作机制,市、镇、村三级联动完善典型村重点片区建设方案,印发《中山市乡村建设“十要、十不要”》,强化对典型村建设规范指引。强化资金保障,建立“事前启动资金+事中推动资金+事后择优激励”的全流程支持模式,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抓改革,激活力——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建立“强村公司”示范点,统筹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深化运用三资一体化平台,全面推行集体资产“一张图”管理。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以统租统管模式推动农用地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良好发展。

  前方的道路已然明晰,行动的脚步踏石留印。中山,正以“快行动,争一流”的“赶考”姿态,积极抢抓“大桥经济”重大机遇,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时代答卷,为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中山贡献。

  中山桂南村:文创IP,让村里的课堂火出圈

  在中山市五桂山街道桂南村,有学校以外的“另一个课堂”——“桂南学村”,这里没有固定的教室、桌椅和铃声,有的是满山的树影摇曳,以及探索不尽的自然风景和美学故事。

  在中山首家由股联社全资控股的村集体文旅公司——中山市桂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打造下,桂南村这座拥有厚重历史的客家村落,凭借它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50多位高知“新农人”与艺术家在这片绿林中开展美育户外课堂,自然与艺术,在这个客家村落完美相融。


  桂南村正大力发展民宿等新业态。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桂南村正大力发展民宿等新业态。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一个村里的课堂,凭什么出圈?

  “强村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桂南文旅公司的负责人郑贤杰介绍,为传播“桂南学村”的文化内涵,打造“桂南学村”这一品牌,公司邀请“新村民”设计了一系列蕴含桂南元素的文创产品,例如T恤、水杯、帆布袋、牛皮纸袋等。

  文创产品“桂南学村”四个字的logo,笔画质朴而古拙。其中巧妙地融入了鸟的元素,小鸟憨态可掬,与文字相映成趣,恍然间仿佛能听到鸟鸣山涧。桂南学村的矿泉水,瓶上童心洋溢的图案也有它们的来历。这是孩子们在美术课上的创作——雄鸡、屋舍和插满鲜花的花瓶,是孩子们对自然艺术的描摹与追求。

  在过去,桂南村全域均为生态保护区,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但如今,随着生态徒步游的兴起和研学机构的入驻,桂南学村已然成为亲子出游的理想之选。

  以“强村公司”为抓手,桂南村通过打造“桂南学村”这一地方性公共品牌,逐步整合了村内优质的研学内容,大树、小溪、坑塘等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成为开展攀树、溯溪、桨板等户外运动的天然场地;撂荒多年的耕地也被新村民开发为生态种植和研学的空间;闲置的旧房子也被改造为研学课室和餐饮空间。郑贤杰表示,在此基础上,未来将寻求与不同的文创团队进行合作,特别是深化与“新村民”的合作,共同开发更多具有桂南特色的文创产品和研学项目。


桂南村旗溪香草生活农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桂南村旗溪香草生活农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乡村曾浸润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如今,在桂南村,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回归乡村,一起动手制作版画、陶泥、木工、植物染,一起插秧种菜、培育香草,在五桂山郁郁葱葱的山峦中穿越,在马背上感受“骑”乐无穷。

  郑贤杰说,作为“强村公司”,桂南文旅公司的成立,形成了“智力团队+村两委+村民代表+新老村民”合力的文旅项目开发模式,推动桂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宿等经营性资产。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将迎来更大的文旅市场。对此,郑贤杰信心满满,“未来,我们计划将桂南打造为湾区研学旅行第一村。”

  【数读】

  中山城乡融合新变

  2023年,中山15个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并优选16个市级、50个镇级典型选树培育村,推动形成“筹备一批、打造一批、巩固一批”的典型村梯次培育格局。

  过去一年,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目前共摸排整改问题超6万处,清拆田间窝棚及相关附属设施超1.4万间,新建农村“四小园”超2400个;

  完成村庄绿化“七个一”项目超1400个,种植桑树超1.5万株,全市99%以上涉农村(社区)达到省美丽宜居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