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栏目: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扶持政策发布系统 > 国家政策>>详细页

农业部关于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通知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继续保持粮食生产发展的好势头,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各级农业部门要以高度的自觉、坚决的态度,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加强,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责任感,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民以食为天。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决守住耕地红线,保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不仅释放了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也增强了再夺丰收的信心。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尤其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后,要切实防止和克服松懈情绪,以创新的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务实的态度坚决落实各项措施,以强烈的责任感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力争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上年水平、粮食产量保持在11000亿斤以上。
 
  二、切实抓好政策落实,保持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不断强化政策扶持。今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更大、指向更明。各级农业部门要把落实好政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与财政、发改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定好实施方案,开展督促检查,确保政策足额兑现到户、尽快落实到田,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激励效应,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公开公平公正地落实好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支持农民推广应用良种和新型农业机械。要密切跟踪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政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好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试点,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要科学设计、创新思路,落实好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等政策。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鼓励主产区继续发挥优势,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各地要加强调研,积极提出建议,推动地方政府出台更多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
 
  三、切实抓好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粮食安全的根基在耕地。保护好耕地,农业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密切与国土资源部门合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划定好永久基本农田,管好用好基本农田,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在确保产能,关键在提升耕地质量。要结合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加快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高标准农田。要结合实施有机质提升项目,整合项目资金,积极推动沃土工程实施,大力提升耕地质量。要结合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综合治理,摸清底数,制定科学的耕地质量建设和修复的技术路径和措施。要密切关注补充耕地的质量,积极参与质量验收,确保补充耕地数量不少、质量不减。
 
  四、切实抓好科技服务,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强化质量安全管控。粮食增产的潜力在科技,搞好技术服务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要制定好技术方案,组织专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生长发育进程制定好技术指导意见。要创新技术服务方式,充分利用高产创建平台,落实好万亩示范片,继续抓好5个地(市)、50个县(市)、500个乡(镇)整建制试点,打造一批高产典型。要扎实推进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全力抓好50个模式攻关试点县,集成推广区域性、标准化技术模式,打造一批高产高效示范县。要开展好技术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生产一线,蹲点包片,进村入户、指导农民落实好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要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要组织好关键农时季节的跨区机耕、机种、机收作业,加快播种和收获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加强对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节约用水技术的培训指导,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切实抓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粮食生产生力军。适应农村改革的新形势、新变化,要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粮食生产的骨干力量。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导,推动出台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扶持政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承包式等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从事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业公益性服务,探索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流转土地给予奖补。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粮食生产,尽快制定准入和监管办法,限制土地“非粮化”,禁止“非农化”。
 
  六、切实抓好防灾减灾,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灾害具有突发性,防灾具有应急性,必须始终绷紧这根弦,紧抓不放。要加强灾情监测,密切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密切关注重要时节的重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做到防在灾害前。要推进科学救灾,重点防范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高温热害等自然灾害,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做到抗在关键时点。灾害发生后,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灾种、不同受灾程度制定救灾方案,组织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做到救在第一时间。要加强病虫害防控,强化病虫监测预警,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对迁飞性、流行性病害,要实行区域间联防联控、区域内群防群治,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实现虫口夺粮。
 
  七、切实抓好责任落实,形成重农抓粮合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任务繁重,需要各方面力量支持、各种要素的聚集,形成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推动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强化耕地保护,稳定播种面积,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生产发展,提升生产能力。要加强沟通协调,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水利、科技、国土资源、气象等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粮食增产行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上下协同抓粮食生产的格局。各级农业部门要敢于担当,尽职履责地抓好粮食生产,突出政策落实、科技服务、防灾减灾、主体培育等重点,层层落实责任,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紧抓,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推进,尤其当前要加强冬小麦的管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农业部
2014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