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海洋综合执法效能,全面深化基层规范化建设,3月下旬以来,中山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党组成员、副支队长鹿理皓率支队执法二科骨干力量,奔赴珠海、东莞、惠州等大湾区城市的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开展调研学习,针对渔业案件办理质效、执法站点规范化管理、海洋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汲取先进经验,探索提升中山市基层海洋执法能力新方法与新途径。
第一站:东莞——执法管理精细化
调研组实地考察东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沙田大队,深入了解其执法站点规范化管理的创新实践。东莞支队通过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对岗位职责、装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规范。其推行的“日常巡查清单化+执法行为留痕化”模式,将执法过程细化为清单形式,要求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清单执行,并全程记录执法行为,有效压缩了自由裁量空间,极大提升了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中山市调研组表示,东莞的做法为解决基层执法管理松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制度规范与科技监管的深度融合,为中山市优化基层管理模式指明了方向。
第二站:珠海——案件办理标准化
在珠海,调研组重点学习了珠海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三大队的“案件办理规范化体系”。珠海支队建立了一套严谨的“线索受理-调查取证-集体审议-闭环归档”标准化流程,确保渔业案件办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同时,配套统一的执法文书模板、详细的证据采集指引以及“一案一评查”机制,从源头上保障了案件办理的合法性与规范性。此外,珠海创新搭建的“执法案例共享平台”,实现了典型案例的线上实时共享,为跨区域同类案件的处置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中山市调研组聚焦“行刑衔接难点”和“非现场执法取证”等执法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与珠海同行展开深入交流,积极汲取先进经验,为中山市完善案件办理机制拓宽了思路。
第三站:惠州——海洋建设智慧化
调研组来到惠州市大亚湾海洋综合执法大队,深入了解其智慧海洋平台建设成果。该平台整合了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多元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海域的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监测。执法人员借助平台,可快速定位异常情况,精准调度执法力量,大大提升执法效率。同时,平台还具备预警功能,能提前预知潜在风险,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惠州在智慧海洋建设上的探索,为中山市推动海洋执法信息化转型提供了宝贵借鉴。
此次调研活动以“专项突破”为手段,以“整体提升”为目标,为中山市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基层规范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下一步,中山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将加快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优化案件办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执法体系。同时,积极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协作交流,共同构建更加严密的海洋生态安全屏障,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